【湖南发展】湖南发现神秘四不像生物 印尼奇俗挖亲人遗体装扮

发布时间:2017-11-11 点击:

像鸟像蜂像蝶又像蛾 湖南发现四不像生物

湖南常德市的一名摄影师在桃源县枫树乡一池塘边拍摄蝴蝶,意外的拍摄到了一只像鸟、像蜂、像蝶又像娥的昆虫,经证明是产于美国的蜂鸟鹰蛾,在我国十分的罕见。

常德一摄影师在该市桃源县枫树乡一池塘边拍摄蝴蝶时,拍摄到一只被称为昆虫世界里“四不像”的蜂鸟鹰蛾。这种像鸟、像蜂、像蝶、像蛾的“四不像”昆虫在花丛中盘旋飞舞,采食花蜜的身姿,很是惹人喜爱。据悉,蜂鸟鹰蛾是产于美国的稀有昆虫,在中国国内较为罕见。

  所谓蜂鸟鹰蛾“四不像”是指它首先像蝴蝶,有长长的喙管和触角;它又像蜜蜂,能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取食时和蜂鸟一样,其实它属蛾类。和蜂不同的是,它采花不携粉,采蜜不酿蜜,能原地悬空取食;和鸟不同的是,它盘旋飞翔时既能前进也能后退

  报导指出,所谓蜂鸟鹰蛾“四不像”是指它首先像蝴蝶,有长长的喙管和触角;又像蜜蜂

印尼奇特风俗:挖出亲人遗体装扮缅怀

Toraja村的人每年都要将亲人的尸体从地下挖出来,给他们穿上新衣服,进行一番梳洗打扮。

中国日报网9月6日电(小唐)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5日报道,印尼一个村落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奇怪的习俗——清洗尸体的仪式,每年要将亲人的尸体从地下挖出来,给他们穿上新衣服,进行一番梳洗打扮,帮助他们站起来在地上走一走,不过怎么看经过打扮的尸体都像僵尸。这个缅怀亲人的习俗在印尼South Sulawesi的村落Toraja盛行。

  两具梳洗后的尸体僵直地并肩站着。

 一名男子将亲人遗体放回棺材。

  遗体被放回棺材

 

  Toraja村放有木乃伊的石头公墓。

据媒体报道,近日科学家在非洲肯尼亚的曼达岛发现了600年前由铜和银制成的硬币。而该硬币中间有一个方形的孔洞,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为方便人们将其配戴在腰带上所设计而成。




非洲境内发现中国硬币 距今600年

肯尼亚出土的永乐通宝

    因其外观刻有明成祖朱棣的名字,于是研究人员推测该硬币发行于中国明朝,这位君王的在位时期,即公园1403年至1425年之间。

    据发现该硬币的科学家解释道,在当时的朝代,该类型的硬币称之为永乐通宝。

    据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 of Chicago)在其官方网站上表示,明成祖特别喜爱组织或资助一些政治和贸易往来,旨在同印度洋周围岛屿上的人们建立良好关系。

    更精确地来说,明成祖曾鼓励其海军上将郑和,多次对这些地区进行探索,再返回朝廷向其禀告详细信息。

    据自菲尔德博物馆非洲人类学馆长卡普鲁哈-库思姆巴(Chapurukha M. Kusimba)博士表示:“从很多方面来说,中国的郑和,就同西方的哥伦布一样。发现该硬币是件很棒的事,因为这可能会最终证明他曾来过肯尼亚。”而这已经足够证明,中国和非洲曾有过贸易活动往来。




人生气的表情为啥都“一个样儿”

“皱着眉、撅着嘴、张大鼻孔”——一看就是生气的样子。澳大利亚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张世界通用的“愤怒脸”,这不仅能警告对方“我要反抗啦!”,还有助快速解决人类间的冲突。

   研究指出,人做出愤怒表情时,要收缩面部大量肌肉。与面部肌肉组织舒展的表情相比,愤怒的表情使人看上去更加“强壮”,这就似乎在告诉对方“我要反击了”,以威慑对手。

   “这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提高谈判和妥协效率的办法,就像狒狒都会向有威胁的对手呲牙一样,呲出的牙越长说明潜在的破坏力越大,因此可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来吓走敌人”,研究人员解释说。

#p#分页标题#e#

   为验证这一点,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的犯罪行为研究院专家用计算机模拟了人的脸部,并对面部进行调整。他们首先调整出一张皱眉的面部照片,皱眉是发怒表情中常见的特征,另一张是扬眉的照片,结果141名被询问者都指出皱眉的那副面孔下面肯定有更强壮的身体。

   此后,研究人员又尝试将噘嘴、张大鼻孔、抬高下巴等经常出现在发怒脸上的特征一一单独呈现在模拟人脸上,都得到了相同的问答测试结果,即其中任何一种特征的出现都会被受试者联想到更强壮的体格。

   “即使是从没见过发怒表情的盲童,发怒时也会做出与常人一样的表情”,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表明,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并不是随机的,而是表达着同一种信息”。




美媒:中国人是最早种桃的 始于7500年前

何爱吃香甜、多肉的桃子的人,现在都应感谢这种水果最早的栽种者:生活在7500年前的中国农民。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米西索加分校人类学教授加里·克劳福德和两位中国同事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杂志上刊登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如今人们在世界各地享用的人工栽培桃子的祖先可追溯到至少7500年前中国的长江下游地区,距上海不远。这项由中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郑云飞牵头展开的研究是与克劳福德以及该研究所另一位研究人员陈旭高合作完成的。

  研究人员使用放射性碳测年法对在长江下游发现的古老桃核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这种桃子似乎早在7500年前就与其野生祖先产生了差异。

  研究人员可以在长江流域的多处考古学遗址找到足够多的桃核。他们把来自时间跨度约5000年的6处遗址的多个桃核的大小和结构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从每个考古学遗址找到的桃核的大小,他们能辨别出在长江流域随时间推移生长得相对大得多的桃子。这说明对桃树的驯化就出现在那段时期。在中国发现的与现代培育的品种最为接近的桃核中,最古老的一批出自良渚文化,其繁盛期为距今4300至5300年前。

  克劳福德说:“我们的发现说明,人们很早就对嫁接法和营养生殖有所了解,因为它们加速了相关选择过程。”

  克劳福德和同事们认为,经过驯化的桃子用了约3000年的时间才逐渐进化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样子。




纸质太阳能电池 节能又环保

 据报道,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开发出一项新印刷技术,并成功地利用其制造出纸质太阳能电池。

#p#分页标题#e#

  目前,在太阳能电池制造所使用的

【湖南发展】湖南发现神秘四不像生物 印尼奇俗挖亲人遗体装扮

http://m.921716.com/qiwenguaishi/11834.html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